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专家讲专业”第一期:土壤修复经验谈

2018/7/13 16:07:36      点击:
       该文是斯克诚博士在华人环境学者工程师协会(CESPN)和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联合主办的讲座上的访谈稿。
       斯博士从1991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工作,1995年回到在台湾从事修复工作,2008年在AECOM驻马来西亚办公室工作两年,派往菲律宾,印尼,泰国等国提供技术支持。2010年回到国内,客户包括炼油厂,焦化厂,电厂,生物医药,加油站及化工行业。其中指导了壳牌Shell在中国的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
国内修复市场的前景和差异性以及现状
       随着2016年的“土十条”的发布,土壤污染防治修复工作加速推进,场地调查,棕地修复。2016年全国修复项目超过200个,技术上,土壤淋洗、原位加热、微生物处理、化学氧化还原、异位热脱附被实际运用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中。
       2016年业界认为土壤修复达十万亿级。然而在国外修复行业占环保产业的占比大大超过国内的规模。市场规模在短期内无法达到估计的资金体量。
       风险管控可能成为修复模式的主流。技术上不采用大规模修复手段,而是采用局部阻隔,风险控制,长期监测的模式。“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于2018年4月开始试行,监测式自然衰减(MNA)将成为主要手段。
       国内修复产业在2015-2016年有急剧增长。2017年增长率减缓。2018年第一季度初步统计为20亿左右。
解读1:业主在开展和推动修复项目变得比较谨慎,侧面反映了业主在推动项目上的反思。
解读2:70%以上的资金仍来源于政府的城市开发公司,各地环保厅和其他专项资金,而通过市场融资,或者污染企业自身偿付的项目比较少。猜测未来污染企业自身偿付会随着法规的完善将有所增长。
       国家在2011年第一次对全国污染进行了普查,2018年会进行第二次的全国污染普查。
国内的修复文化与国外的差异
1.国内污染普遍严重,规模是国外场地的数十倍大。
2.目前大型城市区域的再开发利用为主要的场地修复市场。
3.污染者付费的机制尚不健全,各地环保局、政府城投公司成为主要业主,私营企业主导的修复案例很少。
4.项目运行周期长,政府项目,对公司营销能力要求高。
5.市场对技术人才仍有较强的需求,同业间的互相挖角非常普遍。
6.工作水平上存在前期的调查工作不到位,修复工程工期和费用预估不足的现象,导致项目难以执行。
目前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经验的公司无序抢占市场造成的恶性低价竞标。
2.某些业主急于求成,只做表层的土方工程,投入到绿化等形象工程,然后进行土地出让和拍卖。
3.修复过程疏于监管,环境监管的专业性不足,法规上也不够健全。
对问题解决建设性的建议
1.业主和政府单位或从业人员坚持稳步推进,避免急躁冒进。
2.环保局需加强监管,完善管理制度。
3.对于修复工程,技术或者药剂都不是最困难的,最重要的是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事后评估和长期监管。
国内修复案例介绍
某弃煤坑道井中倾倒固废危废引发的环境污染。污染物在土壤中有苯胺等,地下水中有二氯甲烷,亚硝基二正丙胺等,巷道废气有二氯甲烷等。倾倒后污染物附着在岩层裂隙中,造成持续性污染。
政府采取紧急反应,使用用帷幕注浆阻隔以切断污染源的继续扩散。
难点在于:
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前期调查资料不足。只有21口地质钻探井,深度埋深45m-120m.60-70m是煤层,主要为透水性强的煤矸石。并且事故井埋深75m.巷道层地形坡度大,存在许多洼地,事故井处于坡度较高处,会产生持续扩散至地下水下游。污染物含大量氯代烃,为重非水相液体(DNAPL),将在岩层带、煤层中窜流。
2.缺乏现场中试,地下水量不明确,招标的抽提技术不符合修复要求。
3.场地地下环境的毒气增加了施工难度。
解决方案为:先进行场地中试,设计了蒸汽注入,表面活性剂注入,多相抽提等多种复合技术,并进行技术筛选对比,最终拿出了最优化并节约成本的方式。
对海外同行的建议
1.建议在海外充实场地调查、修复工程的经验。
2.时刻关注国内修复领域。法规变迁非常快,例如风险管控在两年前还很少,现在已经在多地展开。同时市场发展和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药剂公司和设备公司也在快速发展。
3.积累数年经验后,等国内修复市场成熟之后再回国大展身手。同时要坚持专业原则,不低价抢标,不篡改数据。
问&答
问:什么方向的专业学习能够为修复市场做准备?
答:修复工作包罗万象,环境工程是比较基本的,仍需要水文地质、化学、生物、物理(电机工程)等其他专业的支持。直接的土壤修复专业科系还未出现。

问:修复技术是处在初级阶段吗?
答:当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涉及的水、气、土的知识,相对比较复杂。

问:作为开发商,如何确认环境修复公司为了完成环境风险控制所提出的工程量是必要的工作?
答:我有个项目正在与环境保险的保险公司交涉。坚持自己的专业原则,公正客观科学的立场,以数字说话,实事求是。
开发商可以通过多方比对环境修复公司的讲解,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路线及工程量有客观专业的判断,开发商可以进一步了解工作的必要性。

问:高地下水位的工程问题?
答:国内的长三角地区就属于高地下水位。部分技术如电极加热本来就需要注入水,因此高地下水位不是问题。而有些场地采用地下水抽提方式,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加深污染源向水层深处扩散的风险。

问:风险评估的所占比重?
答:国内所有的污染场地已经都被要求先完成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也会更因地制宜的提供修复项目的目标。

问:国内的外资企业的水平?
答:AECOM,ERM,ENVIRON的水平仍是处于前列。但是由于没有执照,项目报告无法获得国内环保局的审批,因此只能服务于外资客户。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工程还是以国内的环境企业为主。同业回国后建议可以在外资公司工作一两年来适应,但是未来还是建议到国企和民企去。